最新更新
  • 2023-07-13  评论:0

    (三)隋唐:20.《北史》

    20.《北史》(史书)初唐卷一百·列传第八十八·序传:●“李氏之先,出自帝颛顼高阳氏。当唐尧之时,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,为尧大理,以官命族,为理氏。历夏、殷之季。其后理征字德灵,为翼隶中吴伯,以直道不容,得罪于纣。其妻契和氏,摧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,食木子而得全,遂改理为李氏。周时,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12  评论:0

    (三)隋唐:19.《晋书》

    在苦县条下注:“东有濑乡祠,老子所生地”。成东濑乡祠,即濑(赖)乡境内的老子祠和李母祠,也就是老子庙和李母庙。《晋书》为“二十四史”之一,唐初房玄龄等人合著,作者共二十一人。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东汉末年司马懿早年,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(420年)刘裕废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12  评论:0

    (三)隋唐:18.《括地志》

    16.《括地志》(地理书)初唐“苦县:在亳州谷阳县界。”指出春秋、秦汉时的苦县,在当时(唐初)的谷阳县。同时也说明了苦城在谷阳县辖境,但与谷阳城并非同一个城池。《括地志》是唐代中国的一部大型地理学专著,成书于唐贞观十六年(642年),由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主编。全书555卷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11  评论:0

    (三)隋唐:17.《隋书》

    17.《隋书》(史书)初唐卷三十四·列传·王劭:●“周武帝[1]时,望气者云亳州有天子气,于是杀亳州刺史纥豆陵恭,至尊[2]代为之。又陈留老子祠[3]有枯柏,世传云老子将度世,云待枯柏生东南枝回指,当有圣人出,吾道复行。至齐,枯柏从下生枝,东南上指。夜有三童子相与歌曰:“老子庙前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11  评论:0

    (三)隋唐:16.《汉书注》

    苦县,城东有赖乡祠,老子所生地也。作者颜师古,名籀,字师古。唐朝大臣、儒家学者,经学家、语言文字学家、历史学家,训诂学家。《汉书注》是颜师古晚年力作,时奉太子李承乾之命所注。汇集二十三家前人注释,又有自己的考证,是现存最早最为通行的注本。与史记三家注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11  评论:0

    (三)隋唐:15.《老子庙碑》

    12.《老子庙碑》(碑刻)隋●“亳州刺史武陵公元胄考其故迹,营建祠堂。皇上往因历试,总斯蕃部,犹汉光司隶之所,魏武兖州之地。对苦、相之两城,绕涡、谷之二水;芝田柳路,北走梁园;沃野平皋,东连谯国。”《老子庙碑》又作《老子碑记》,作于隋文帝开皇二年(582年)。作者薛道衡(约540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10  评论:0

    孙以楷:恣意恶搞魏文帝《修老子庙诏》

    孙以楷教授在《老子故里考》中引用魏文帝的《敕豫州禁吏民往老子亭祷祝》(这是佛教典籍中的标题,在道教典籍中的标题为《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》,在老子庙前的石阙上所刻标题也为《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》)考证老子故里时还这样说:“魏文帝曹丕曾到苦县赖乡察看(注:魏文帝其实只是从京城洛阳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08  评论:0

    鹿邑船闸金墓《丁氏阡表碑》与涡河改道

       今鹿邑县是由元鹿邑与元卫真两县合并而成,今县城就是古卫真县城,鹿邑太清宫就是《史记》记载的老子出生地。这在史学界早有定论。然而,近年来,出于某种需要,一些人对今鹿邑太清宫的碑刻和县城之北的涡河改道提出质疑,进而对老子故里鹿邑提出质疑。1987年3月,河南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05  评论:0

    亳州太清宫验

    亳州真源县太清宫,圣祖老君降生之宅也。历殷周至唐,而九井三桧宛然常在。武德中,古桧再生。天宝年,再置宫宇。其古迹自汉宣、汉桓重修营葺,魏太武隋文帝别授规模,边韶、薛道衡为碑,以纪其事。唐高祖、太宗、高宗、中宗、睿宗、明皇六圣御容,列侍于老君左右。两宫二观,古桧千余树,屋宇七百余间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  • 2023-07-03  评论:0

    鹿邑简介

      天上有颗鹿邑星,地上有个鹿邑城。  鹿邑因为是老子故里,而蜚声海内外,倍受世人景仰;鹿邑因为是河南省直管县,而商机无限,倍受创业者青睐。  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,地处北纬 33°43′3" -34°5′......  阅读全文>>
124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