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文献中的老子故里

(三)隋唐:15.《老子庙碑》

时间:2023-07-11 17:08:15   作者:薛道衡   来源:zhenyuanwang.com   阅读:243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12.《老子庙碑》(碑刻)隋●“亳州刺史武陵公元胄考其故迹,营建祠堂。皇上往因历试,总斯蕃部,犹汉光司隶之所,魏武兖州之地。对苦、相之两城,绕涡、谷之二水;芝田柳路,北走梁园;沃野平皋,东连谯国。”《老子庙碑》又作《老子碑记》,作于隋文帝开皇二年(582年)。作者薛道衡(约540......

15.《老子庙碑》(碑刻)

节选:

●“亳州刺史武陵公元胄考其故迹,营建祠堂。皇上往因历试,总斯蕃部,犹汉光司隶之所,魏武兖州之地。对苦、相之两城[1],绕涡、谷之二水[2];芝田柳路,北走梁园[3];沃野平皋,东连谯国[4]。”



注释:

《老子庙碑》又作《老子碑记》,作于隋文帝开皇二年(582年)。碑文指出隋代老子出生地多处明显的地理特征,具有重要历史意义。


[1]对苦、相之两城:说明赖乡位于苦县东、相县西两地之间;

[2]绕涡、谷之二水:说明赖乡有涡水、谷水两河相伴;

[3]北走梁园:说明赖乡其位于梁园之南,且有道路与其相通(梁园始建于西汉,位于梁国都城睢阳<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>,是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);

[4]东连谯国:说明赖乡位于亳州城以西,且其间未隔其它州县(魏黄初三年<222年>,魏文帝曹丕改封曹林为谯王,领3个县,国都在今安徽亳州市区)。



人物简介:

老子庙修缮者——元胄(?—604年),字号不详,河南洛阳人,鲜卑族,隋朝将领。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八世孙,西魏武陵王元雄之子。

元胄英勇果毅,颇多武艺。初仕北周,跟随齐王宇文宪作战,屡立军功,授大将军。随国公杨坚入朝为相,负责保卫相府安全,引为心腹。隋朝建立后,加位上柱国,降封武陵郡公,检校左卫大将军、豫毫浙三州刺史。转灵州总管,抵御突厥进攻。入为右卫大将军,参预废黜太子杨勇。受累于蜀王杨秀,坐罪除名。隋炀帝即位,不得升调,私下议论朝政,遭到丘和告发,坐罪处死。

老子庙碑作者——薛道衡(约540~609),字玄卿,河东汾阴(今山西万荣)人,隋代诗人、大臣。在文学贡献上,薛道衡积极探索,融合南北诗歌的长处,为隋代诗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著有文集七十卷,流行于世,今存《薛司隶集》一卷。河东名人裴谳评价其:“自鼎迁河朔,吾谓关西孔子罕值其人,今复遇薛君矣。”

碑刻评价:

欧阳修《集古录》曰:“《隋老子庙碑》,开皇二年,右《老子庙碑》,隋薛道衡撰。道衡文体卑弱,然名重当时,余所取得,特得字画近古,故录之。唐人(二字《集本》作其碑后,所题唐人姓名),字皆不俗,亦可佳也,(右真迹)。”而《集古目录》《老子庙碑》,元第二百四。”可惜唐人在碑后题名,没有能够流传于后世,同碑而消失,惜哉!

赵明诚《金石录》收录,编号为“第四百七十,《隋老子庙碑》上,薛道衡撰,梁恭之八分书,开皇二年,第四百七十一,《隋老子庙碑》下”。此《隋老子庙碑》,赵明诚未有评论,可能对其人,历世三朝人格有亏之故,而鄙薄之。

佚名《宝刻类编》:“名臣五·北齐。《隋老子庙碑》,薛道衡撰,隶书,开皇六年(586)刻,毫。按此碑,隋代所立。盖以武平碑,同恭之所书,附于北齐之末耳。”其中“武平”乃是北齐高绍义之纪年(577-580),七月则国亡。《宝刻类编》,作开皇六年当有误,以《集古录》《金石录》年代为准绳。



(三)隋唐:15.《老子庙碑》 图1

老子翼》卷三书影.明焦竑輯 王元貞校.明万历十六年1588).王元貞刻本.天津图书馆藏本


《老子庙碑》全文

自太极权舆,上元开辟,举天维而悬日月,横地角而载山河,一消一息之精灵,上生下生之气候,固以财成庶类,亭毒群品,有人民焉,有君长焉。至若上皇邃古,夏巢冬穴,静神习智,鹑居毂饮,大礼与天地同节,非折疑於俎豆,大乐与天地同和,岂考击於锺鼓。逮乎失道后德,失德后仁,皇王有步骤之殊,民俗有淳腌之变,於是儒墨争骛,名法并驰,礼经三百,不能检其情性,刑典三千,未足息其奸宄。故知洁其流者澄其源,直其末者正其本,源源本本,其惟大道乎。

老君感星载诞,莫测受气之由,指树为姓,未详吹律之本,含灵在孕七十余年,生而白首,自以老子为号。其状也,三门双柱,表耳目之奇;蹈五把十,影手足之异。爰自伏羲,至於周氏,绵杞历代,见质变名,在文王武王之时,居藏史柱史之职,南朝屡易,容貌不改。宣尼一睹,叹龙德之难知;关尹四望,识真人之将隐。乃发挥众妙,着书二篇,率性归道,以无为用,其辞简而要,其旨深而远。飞龙成卦,未足比其精微,获麟笔削,不能方其显晦。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,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。既而炼形物表,卷迹方外,蜺裳鹤驾,往来紫府,金浆玉酒,燕衍清都,参日月之光华,与天地而终始。涉其流者则摈落嚣尘,得其门者则腾骧云雾。大椿凋茂,非蜉蝣之所知;溟渤浅深,岂冯夷之能测。盛矣哉,固无德而称也。

庄周云:老聃死,秦佚吊之,三号而出。是谓遁天之形。虽复傲吏之寓言,抑亦蝉蜕之微旨。皇帝诞灵纵睿,接统膺期,照春陵之赤光,发芒山之紫气。珠衡月角,天表冠於百王;明镜衢罇,圣德会於千祀。周道云季,多难在时。九鼎共海水同飞,两日与洛川俱断。天齐地轴之所,蛇食鲸吞;铜陵玉垒之区,狼顾鸱跱。黄延奸宄,郑阻兵祸,大纵毒螫,将遍函夏,神谋内断,灵武外驰。应搀抢而扫除,仗旄钺而斩伐。共工既剪,重立乾坤;蚩尤就戮,更调风雨。宰制同造化之功,生灵荷魂魄之赐。万方欣戴,九服讴歌,乃允答天人,祇膺揖让。升泰坛而礼上帝,坐明堂而朝群后。

昔轩辕颛顼,建国不同。大昊少昊,邦畿各异。舜改尧都,夏迁虞邑,历选前辟,义存创造。惜十家之产,爱兆民之力。经始帝居,不移天府。规模紫极,仍据皇图。下宇上栋,务存卑俭。右平左摵,聿遵制度。朝夕正殿,不别起于鸳鸾;升降灵台,岂更营于鳷鹊。忧劳庶绩,矜育苍生。念兹在兹,发於寤寐。棘林肺石,特降皇情。祝网泣辜,深存宽简。草缨知耻,画服兴惭。天无入牢之星,地绝城牛之气。延阁广内,考集群典。石渠壁水,阐扬儒业。缀五礼於将坏,正六乐於已崩。总章溺志之音,大师咸功之颂。

承华养德,作贰东朝,外正万邦,内弘三善。两离炳耀,重日垂明。永固洪基,克隆鼎祉。重以维城盘石,多艺多才,良佐宝臣,允文允武。为王室之蕃屏,成神化之丹青。致世俗於润涂,钠需民於寿域,旄头垂象,穷发成形。獯猃作患,其来久矣。无上算以制之,用下策而难服。自我开运,耀德戢兵,感义怀仁,称藩请朔,稽颡款塞,匍匐投掌。柯夜郎之所,靡漠桑榆之地,咸被声教,并入提封。闽越勾吴,不愆贡职;夫余肃慎,无绝夷邸。遐迩提福,文轨大同。

自三代之余,六雄竞逐,秦居闰位,汉杂溜道,魏氏则虐深华夏,有晋则化成夷狄。降斯以后,粹驳不分,帝迹皇风,寂寥千载,天命圣德,会昌神道。变亿兆之视听,复三五之规模。固以幽明赞协,符瑞彪炳。千年灵蔡,着天性以效征;三足神乌,感阳精而表质。春泉如醴,出自京师。秋露凝甘,褊於竹苇。星光若月,云气飞烟。三农应铜爵之呜,五纬叶珠囊之度。信可以扬銮动跸,肆觐东后。玉检金绳,登封岱岳。而谦以自牧,为而不宰。尚寝马卿之书,未允梁松之奏。在青蒲之上,常若乘奔;处黄屋之下,无忘夕惕。虽苍璧黄琮,事天事地。南正火正,属神之提。犹恐祀典未弘,秩宗废礼。永言仁里,尚想玄极。寿宫灵座,麋鹿徙倚。华盖罽坛,风霜凋弊。

乃韶上开府仪同三司亳州刺史武陵公元冑,考其故迹,营建祠堂。皇上往因历试,总斯蕃部,犹汉光司隶之所,魏武兖州之地。对苦相之两城,绕涡谷之三水。芝田柳路,北走粱园。沃野平皋,东连谯国。望水置槷,揆景瞻星。拟玄圃以疏基,横玉京而建宇。雕楹画拱,磊砢相扶。方井圆洲,参差交映。尊容肃穆,仙卫俨而无声;神馆虚闲,洎沥降而成向。清心洁行之士,存玄守一之俦,四方辐凑,千里波属。知如在之敬,申醮祀之礼。显仁助於王者,冥福资於黎献。

允所谓天大道大,难几者矣。若夫名言顿绝,幽泉之路莫开;形器不陈,妙物之功难着。腾茂实,飞英声,图丹青,镂金石,不可以已,而在兹乎?岁次敦牂,律中姑洗。大隋驭天下之六载也,乃诏下臣建碑作颂,其词曰:

悠哉振古,邈矣帝先。四纪维地,八柱承天。

丛生类聚,广谷大川。至道灵运,神功自然。

五精应感,三微相继。树以司牧,执其象契。

帝迹惭皇,王猷谢帝。上德逾远,淳风渐替。

时乖澹泊,俗异冲和。尚贤饰智,悬法张罗。

内修尊俎,外事干戈。鱼惊网密,鸟乱弓多。

真人出世,星精下斗。龙德在躬,鹤发垂首。

解纷挫锐,去薄归厚。日角月角,天长地久。

小兹五岳,隘此九州。逝将高蹈,超然远游。

青牛已驾,紫气光浮。玄门洞启,神化潜流。

赖乡旧里,涡川遗迩。古往今来,时移世易。

灵庙凋毁,祠坛虚寂。九井生桐,双碑碎石。

维皇受命,乃神乃圣。响发地锺,光垂天镜。

宇宙开朗,妖氛荡定。曜魄同尊,参神取正。

流沙蟠水,凤穴龟林。异类归款,万方宅心。

鸿卢纳赆,王会书琛。青云千吕,熏风入琴。

化致鼎平,家兴礼让。永言柱下,犹惭太上。

乃建清祠,式图灵状。原隰爽垲,亭皋弥望。

梅梁桂楝,曲槛丛楹。烟霞舒卷,风务凄清。

仙官就位,羽客来庭。禳禳简简,降福明灵。

至神不测,理存系象。大音希声,时振高响。

遐迩赞颂,幽明资仰。敬刊金石,永播天壤。


(三)隋唐:15.《老子庙碑》 图2

《老子翼》卷三书影.明焦竑輯 王元貞校.明万历十六年1588).王元貞刻本.日本内阁文库藏本


译文:

自宇宙形成之初,天地开辟以来,日月悬挂于天际,山河承载于大地,生命之息与气候之变,自然孕育了万物,有人类,有君主。在那遥远的上古时代,人们夏天居住在树上,冬天居住在洞穴中,静心修炼,简单生活,礼仪与天地同节,并非仅仅通过祭祀来表达;音乐与天地同和,也不只是通过敲击钟鼓来体现。直到失去了自然的道路,人们开始追求德行,失去了德行之后又追求仁爱,帝王们各有不同的治国步骤,民众的风俗也有了淳朴与败坏的变化。于是儒家和墨家争论不休,名法两家并驾齐驱,礼仪经文繁多,却难以约束人的性情;刑法典籍繁杂,也未能止息奸邪之事。因此,我们知道要想澄清河流,必须从源头做起;要想矫正树木,必须从根部着手。源头和根本,不就是那至高无上的大道吗?

老君感应星辰而生,无人知晓他受气的缘由;他指着树为姓,也无人知道他吹奏律管的本源。他在母胎中孕育了七十多年,出生时头发已白,自称为老子。他的形象奇特,有三只眼和两根支柱,象征着非凡的耳目;他的脚有五个趾,手有十个指,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手足。从伏羲时代到周朝,历经多个朝代,他的身份和名字不断变化。在文王和武王的时代,他担任藏史和柱史的职务,尽管朝代多次更迭,但他的容貌始终不变。孔子一见之下,感叹他的德行难以捉摸;关尹四处观望,意识到真人即将隐退。于是他发挥众多玄妙,著书两篇,引导人们回归道,以无为为用。他的文章简洁扼要,旨意深远。飞龙成卦,不足以比拟他的精微;获麟笔削,也不能形容他的显晦。用他的教诲来修身,可以使精神清明,意志宁静;用他的教诲来治国,可以使社会恢复朴实和淳朴。然后他在物质世界之外炼形,隐去踪迹,穿着彩虹般的衣裳,骑着仙鹤驾驭,往来于紫府之间,享用金浆玉酒,在清都中宴乐,与日月同辉,与天地同寿。那些涉猎其中的人,可以摒弃尘世的喧嚣,得到其门径的人,可以驾驭云雾。大椿树的凋零,不是蜉蝣所能理解的;大海的深浅,也不是河伯所能测度的。真是伟大啊,这本来就是无法用言语来赞美的。

庄周曾说:老聃去世时,秦佚前往吊唁,三声哀号后离开。这是逃避天命的表现。虽然傲吏的寓言,也不过是蝉蜕的微妙寓意。皇帝诞生于光明之中,继承天命,照耀春陵的赤光,散发芒山的紫气。他的天资超越百王,圣德汇聚千年。在周朝末年,时局多难。九鼎如同海水一同消失,太阳与洛川一同断裂。天地间的地方,被蛇和鲸鱼吞噬;铜山和玉垒的区域,被狼和鹰窥视。黄河泛滥,奸邪横行,郑国陷入战乱。巨大的毒害蔓延,将波及整个华夏,但皇帝内心果断,英勇的军队向外奔赴。他们挥舞着武器,斩除祸乱,重建天地秩序,调和风雨。他们的统治如同造化之功,百姓感激他们的庇佑。全国上下欢欣鼓舞,歌颂皇帝,于是顺应天意人心,接受禅让。登上泰坛,向天帝致敬,坐在明堂之上,接受群臣朝拜。

过去的黄帝、颛顼,建国各不相同;伏羲、少昊,领地各有特色。舜改变尧的都城,夏迁移虞的城邑,历数前代的君主,意义在于创造。珍惜十户人家的财产,爱护亿万百姓的力量。规划帝王居所,不改变天府的格局。模仿紫微星的规模,仍依据皇家的图纸。下有广阔的空间,上有坚固的屋顶,务求保持谦虚和节俭。右侧平整,左侧曲折,遵循既定的制度。朝夕在正殿,不再另外建造鸳鸯和凤凰的雕像;升降在灵台,也不再建造鳷鹊的建筑。勤勉于各项政务,怜悯抚养百姓。这种关怀,发自内心,日夜不忘。棘林和肺石,特别引起皇帝的情感。祈祷和哭泣,深深体现出宽容和简政。戴着草帽的人知道羞耻,穿着画服的人感到愧疚。天空中没有囚禁星星的现象,地面上也没有牛气冲天的气息。延阁和广内,汇集了许多经典。石渠和壁水,弘扬了儒家学问。修补即将崩溃的五礼,纠正已经混乱的六乐。总章沉迷于音乐,大师完成了功勋的颂歌。

承华培养德行,作为东宫的副手,对外端正万邦,对内弘扬三善。两颗明亮的星星,重叠的太阳,永远巩固宏伟的基业,成功地铸造了吉祥的鼎。再加上坚固的城池和盘石,多才多艺,贤良的助手和宝贵的臣子,既能文又能武。他们是王室的屏障,神化的丹青。使世俗得到滋润,百姓长寿。旄头星预示着灾难,远方的人变成了形状。獯猃成为祸患,由来已久。如果没有上等的计策来制服他们,使用下策也难以征服。自从我们开创了命运,展示了德行,停止了战争,感动了正义,安抚了仁慈,请求了朝贡,跪拜了边界,匍匐了手掌。柯夜郎的地方,靡漠桑榆的土地,都被声教所覆盖,并入我们的版图。闽越、勾吴,没有忘记贡职;夫余、肃慎,没有中断夷邸。远方和近处都获得了福祉,文明和车轨达到了大同。

自从三代以后,六大势力竞相争霸,秦朝占据了特殊的地位,汉朝则混合了不同的治理方式,魏朝则残酷地统治了中国,到了晋朝则逐渐被夷狄同化。此后,政治的纯粹与混杂不再分明,帝王的事迹和皇家的风范,沉默了千载,直到天命所归的圣德,再次昌盛起来。改变了亿万人民的视听,恢复了三皇五帝的规模。这自然是因为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相助,各种吉祥的征兆显现出来。千年的灵龟,显示了天生的征兆;三足的神鸟,感应了阳光的精华而表现出其特质。春天的泉水如同甜酒,源自京师;秋天的露水凝聚甘甜,遍布于竹子和苇草之间。星光如同月亮,云气如烟。三个农民应验了铜爵的鸣响,五颗星星符合了珠囊的度数。这样的景象足以让帝王的车驾启程,向东方的诸侯展示。用玉制的检和金制的绳来记录,登上泰山进行封禅。然而,帝王仍然保持着谦逊,不为所欲为。仍然保留着司马相如的书,尚未同意梁松的奏章。在青蒲之上,常常感觉像是乘着奔跑的马;身处黄屋之下,不忘日夜的警惕。即使是用苍璧和黄琮来祭天祭地,南方的大火和北方的大水,属于神的掌握。仍然担心祭祀的仪式不够完善,礼部的职责被忽视。永远谈论仁德之地,向往玄妙的极致。寿宫和灵座,被麋鹿徘徊。华盖和罽坛,风霜侵蚀。

于是,皇帝命令上开府仪同三司亳州刺史武陵公元冑,考察历史的遗迹,建立祠堂。皇帝曾经历练过,统领这个地方,就像汉光武帝司隶的所在,曹操兖州的地区。面对两座苦相城,环绕二条涡谷水。芝田和柳路,向北通往梁园。肥沃的田野和平坦的高地,向东连接谯国。望着水设置标志,测量日影,观察星象。模仿玄圃来规划基础,横跨玉京来建造建筑。雕刻的柱子和彩绘的拱门,坚实而相互支撑。方形的井和圆形的洲,错落有致地相互映衬。庄严的容貌,仙卫肃穆而无声;空旷的神馆,洎沥下降而形成方向。清心洁行的人士,追求玄妙和守一的同伴,从四面八方聚集,千里之外的人群涌来。知道尊敬的存在,举行祭祀的仪式。显明的仁德有助于君王,深远的福祉有益于百姓。

这确实可以说是天大、道大,难以接近的了。至于那些名言突然断绝,深奥的泉水的道路无法打开;形体和器物不陈列,神奇事物的功效难以显现。提升实质,传播名声,绘制在丹青之上,雕刻在金石之中,不可停止,就在这里吗?在敦牂之年,按照姑洗的律法。在大隋统治天下的第六年,皇帝命令我建立石碑并写下颂词如下:

悠久的历史令人振奋,遥远的帝王时代令人敬畏。四大时代维系着大地,八大支柱支撑着天空。

万物生长聚集,广袤的山谷和大河。最高的道与灵巧的运作,神奇的功绩自然而然。

五行精华相互感应,三个微妙的因素相继而来。树立起统治者的典范,执行着象征性的契约。

帝王的事迹令皇族感到羞愧,王者的智慧令帝王感到逊色。高尚的德行越来越远,淳朴的风气逐渐消失。

时代背离了淡泊,习俗变得不和谐。推崇贤者,装饰智慧,悬挂法律,张开罗网。

内部修养尊重与俎豆,外部处理战争与冲突。鱼儿惊慌于密集的网,鸟儿混乱于众多的弓箭。

真正的圣人出现在世间,星辰精华降临人间。龙的德行体现在自身,仙鹤的白发低垂着头。

解决纷争,挫败锐气,远离薄弱,回归厚重。日月的角落,天地的长久。

小小的五岳,狭隘的九州。将要高高跃起,超然地远游。

青牛已经驾车,紫气闪耀着光芒。玄妙的门扉敞开,神秘的变化悄然流淌。

依赖故乡的老地方,涡河的遗迹附近。从古至今,时光流转,世事变迁。

神圣的庙宇凋零破败,祭祀的坛场空虚寂寞。九口井中长满了桐树,两块石碑破碎成碎片。

唯有皇帝接受了天命,既是神又是圣。声音从地下钟声中发出,光芒像天上镜子般垂下。

宇宙豁然开朗,邪恶的气氛被清除。光辉的灵魂受到共同的尊敬,参与神明取得正确的指引。

流沙和蟠水,凤凰的巢穴和龟的森林。不同种类的事物归顺,万方的心灵安宁。

鸿卢接纳贡献,王会记录珍宝。青云中的千种乐器,熏风吹入琴弦。

教化导致国家的安定,家庭兴起了礼让。永远谈论着支柱下的故事,仍然对太上感到羞愧。

于是建立了清净的祠堂,试图描绘出神灵的形象。平原和湿地清爽开阔,亭台和高地一览无余。

梅木的梁和桂木的栋,曲折的栏杆和丛生的柱子。烟雾和霞光舒展开来,风的工作凄凉而清新。

仙官就位,道士来到庭院。庄严而简朴,带来福祉给神灵。

至高的神灵难以预测,道理存在于象征之中。伟大的声音稀少而无声,时而响起高亢的回响。

远近都赞颂,幽暗和明亮都仰望。恭敬地刻在金属和石头上,永远传布在天壤之间。

文学价值:

这段文字是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颂扬,同时也是对当时皇帝的赞美。它通过对自然、历史和文化的描述,表达了对和谐、道德和智慧的追求,以及对皇帝的崇敬之情。

这篇碑文是一段充满哲理和历史感的颂词,它不仅仅是对某个特定人物或事件的赞美,更是对整个历史进程和文化传承的反思与颂扬。

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1.历史文化背景的融合:碑文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,如“四纪维地,八柱承天”等,这些词汇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秩序的理解,也体现了对历史连续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视。

2.道德与智慧的推崇:文中多次提及“上德”、“淳风”、“尚贤饰智”等概念,强调了道德修养和智慧的重要性。这种推崇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风气的重视。

3.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尊重:通过描述“至道灵运,神功自然”等自然现象,碑文传达了对自然法则和神秘力量的尊重。这种尊重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。

4.对皇帝的崇敬:文中对皇帝的描述充满了崇敬之情,将其视为天命所归的圣德之人,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和谐。这种崇敬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皇权的认可和尊重。

5.对未来的美好憧憬:碑文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描述,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这种憧憬体现在对“化致鼎平,家兴礼让”等理想社会的描绘上。

6.艺术性与文学性:碑文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言风格,如“青牛已驾,紫气光浮”等,这些都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性和文学性,使得碑文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,也是文学的佳作。

7.教育与启示作用:作为一段刻在石头上的文字,碑文具有教育和启示的作用。它通过回顾历史和颂扬美德,激励后人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。

总的来说,这篇碑文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结晶,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历史、文化、道德和自然的理解,也体现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和对皇权的崇敬。通过对这段碑文的分析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观。





相关评论